游戏一直被认为是儿童的天性,康复教学中各式各样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更是让孩子的学习兴趣分外高涨,学习效果超出预期,可怎么到了家中,就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呢?
我们不止一次听到家长的抱怨——
“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我一加入,孩子立马失去游戏兴趣”;
“我陪孩子玩游戏,可每当我想要用游戏教孩子学习,孩子却不配合”;
“孩子都不理我,如何和孩子玩到一起,改善亲子关系“;
“怎么样才能将教学目标自然而然地融入游戏,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呢”。
很多家长和老师也因此总结、摸索了独有的一套游戏互动技巧。今天,我们就来一期家庭游戏干预方法合集。
孩子不想做游戏?
别急,喜爸为你透露这4个秘诀——
文/远华
6岁自闭症孩子小喜的爸爸
注:为确保信息无误,本文专业内容已经过康语用户价值中心-首席康复架构师,占徐燕老师审核修改。

1个小前提——摆正好心态
血的教训,如果家长在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学的目的性太强,总是想着通过这个游戏马上就能提升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技能的话,那结果很可能就是——鸡飞蛋打,啥都得不到。
我的孩子是2岁半的时候被医生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在确诊后的半年里,我每天都变着法的将学校里学来的教学目标设置在家庭小游戏,想要更好的帮助孩子泛化。
结果是,过重的教学目标不仅让我改变游戏本身的意义,还降低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孩子既没有从游戏中学会什么,我自己还因为焦虑过重,失眠,疯狂掉发......
因此,摆正好心态,是我们和孩子游戏的首要前提。
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家长应暂时放下教学目标,调动游戏气氛,注重游戏的乐趣,通过游戏来吸引和维持孩子的注意力。
只有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能够和家长进行一来一往的互动时,才可以考虑添加适当的目标。
先玩,再教;先有动机,再来教学。成为孩子游戏的好玩伴,孩子才会更有可能配合、参与到游戏当中。

3个小妙招——让游戏更有效
1、观察孩子,注意孩子的情绪、兴趣,根据孩子能力来选择游戏。
首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观察孩子对于游戏活动的情绪、意向和兴趣。做一个“贴心”的游戏玩伴,会极大提高孩子对游戏的乐趣。
其次,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现阶段的能力选择或设计孩子喜欢的游戏活动。
例如:
有一段时间我家小喜很喜欢身体上被触碰的感觉,所以我在家经常和他玩摇摇丢、转圈圈等感官类游;
等后面小喜又喜欢静态的角色游戏,我就直接把他带到我们的小吃店里,让他帮忙拿菜,拿筷子、拿碗,来增加孩子的互动性语言,虽然做的事情小,但这几年锻炼下来,也让小喜成为了我们小吃店有名的小助手。
最后,切忌“只观察,不互动”。
游戏中一定要通过观察,找到游戏介入的时机,并通过夸张的回应来引发孩子注意,以此鼓励孩子,进一步诱发孩子互动的动机。
2、不多嘴,不批判,接受孩子正在做的事
绝大中国家长的通病就是很难做到“不带任何评判地去接受孩子正在做的事”。
小喜很喜欢爬在地板上撕纸片玩,我之前一看见就阻止,有的甚至动用“武力”呵斥:不许玩,这么脏妈妈要生气的!”
但其实后面换个角度再想,孩子所做的事情并非是接受不了的——
撕纸条可以培养到孩子的精细动作;玩游戏喜欢把衣服弄脏说明孩子玩得很投入,在游戏中注意力较高。
3、及时回应孩子,建立孩子的沟通信心,有效激发孩子的主动语言
在游戏过程中,记得要及时回应孩子的眼神、动作、口语等沟通信号,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在关注他,在期待他的反应。
如果没有及时回应孩子,很容易破坏孩子刚建立的沟通信心。
同时,家长可以尝试在游戏时旁白孩子的行为,回应孩子的需求,并进行语言输入,以此来为孩子日后的沟通打下基础。
最后,如果孩子已经明白游戏的规则了,我们可以加入等待、中断,从而激发孩子的“自发和主动”语言表达或动作回应。
12种趣味小游戏
轻松化解每一阶段干预难题
文/占徐燕
国际注册高级语言训练师
儿童语言训练高级师资认证
康语首席康复架构师
在家庭生活中如何通过家庭小游戏训练孩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能力?
这12个有趣的小游戏不要错过!

运动类游戏
01《快乐投球》

游戏难度:☆
活动目标:
1、大运动能力
2、肢体协调和手腕的控制能力
3、手眼协调能力
4、等待意识
5、关注同伴的意识
材料准备:
1、水盆1个
2、皮球/乒乓球1-3个
3、宽敞的场所
游戏玩法:
1、成人将1个塑料水盆装一半的水,放在空旷的场地。
2、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皮球或乒乓球,1到3个。
3、引导儿童站在离水盆相对应的位置,将球扔到水盆中。
4、儿童每扔进一次给予鼓励,激发儿童的兴趣。
02《小球起飞》

游戏难度:☆☆
活动目标:
1、手眼协调能力
2、大运动能力
3、双脚协作能力
材料准备:
1、长毛巾/长布
2、大小皮球2个/毛绒玩具2个
3、空旷的场所
游戏玩法:
1、成人在空旷的场地将长布打开,将皮球放在布上面。
2、成人让儿童拉住长布其中2个角。
3、儿童和成人拉好后同时用力将球往上抛。
4、当儿童能很好的和成人进行互动时,可换球的大小/毛绒玩具提高儿童的兴趣性。
03《树抱熊》

游戏难度:☆☆
活动目标:
1、手指抓握能力
2、大运动能力
3、手眼协调能力
4、认知能力
材料准备:
1、鼓棒两个
2、鼓一个
游戏玩法:
1、成人从起点向前跪爬,儿童倒挂在成人胸前,双手紧紧抱住成人
2、儿童可以将鼓棒拿在手上,夹在儿童胸前,达到对面时儿童下来击鼓。

益智类游戏
01《服装设计师》

游戏难度:☆☆
活动目标:
1、手部精细能力
2、大运动能力
3、认知理解能力
材料准备:
1、画有衣服、裤子、裙子的大白纸
2、准备好不同颜色彩色纸,剪成不同的形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3、双面胶(贴彩色图案后)
4、篮筐若干
游戏玩法:1、将画有衣服、裤子、裙子的大白纸放在桌子上。
2、另一边放上装有彩色图案的筐。
3、成人发指令:贴红色的圆。
4、成人和儿童轮流给服装贴上彩色图案。
02《嘴巴手指都一样》

游戏难度:☆☆
活动目标:
1、熟悉数字1~5的手指表示方法
2、培养手口一致性反应能力
材料准备:游戏前儿童已经掌握了用手指表示数字1~5
游戏玩法:
1、成人和儿童面对面坐好或站好。
2、成人一边拍手一边说:“嘴巴手指都一样”,嘴巴说“3”,同时手指伸出3根。
3、儿童一边拍手一边说:“嘴巴手指都一样”,“1”,同时手指伸出1根。
4、成人和儿童轮流说,看谁说得又快又对。
03《大鞋小鞋》

游戏难度:☆☆
活动目标:通过游戏进行鞋的配对
材料准备:
1、儿童和家里成人的鞋若干双(最好是特征明显的)
2、干净的地板
游戏玩法:
1、把很多鞋子摆成一排,让儿童观察,试着让儿童说说:
“这是谁的鞋子?谁的鞋小?谁的鞋大?”
(儿童的鞋小,爸爸妈妈的鞋大)
2、把这些鞋混在一起,拿出其中一只,让儿童找出另一只。
3、可以让儿童穿着大鞋子在房间走走,感受其中的乐趣。

语言类游戏
01《朋友小熊》

游戏难度:☆
活动目标:
1、锻炼大胆讲话的能力
2、初步学会礼貌用语
材料准备:手偶小熊
游戏玩法:
1、成人用小熊来当客人去给儿童送礼物,成人引导儿童掌心对着自己,并合拢当作“大门”。
2、小熊去敲门,当小熊敲到儿童家门时,成人引导儿童说:“谁呀?请进!谢谢!再见。”
3、成人引导儿童在适当的场合运用礼貌用语。
02《我来了》

游戏难度:☆
活动目标:
1、语言表达
2、增进亲子关系
3、知道并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材料准备:
1、眼罩
2、纱巾
游戏玩法:
1、儿童坐在成人的怀里,成人戴上眼罩或纱巾去摸儿童,一边摸一边随机提问:“你是谁呀?”儿童回答。成人摸着儿童的小脚说:“这是什么呀?”儿童回答。成人可以故意说错身体部位名称或儿童的名字、性别,吸引儿童反驳或表达。成人要鼓励儿童大胆回答或纠正成人的“错误"。